为明确新学期教研、教学工作目标,确保新学期的教研工作有序进行,发挥好教研组长在学科教研工作中的引领作用,促进教师专业成长,西岗幼儿园经天路园于2025年2月24日召开了教研组会议。
【观察组】
观察组成员在组长慎子夜老师的带领下,召开了本学期第一次教研组会议,并宣读了本学期的教研计划。
首先,慎老师提出了本学期观察组教研的总目标,罗列如下:
1.本学期将聚焦混龄游戏,通过“社会性发展”“认知冲突解决”“混龄游戏支持”三类重点观察维度,帮助教师从随机观察转向聚焦式观察。
2.通过教研活动收集混龄教育中的典型观察案例,提炼支持策略,分析教师支持策略的有效性,识别教师在混龄中的互动行为与支持策略,结合教研建议,调整混龄活动设计与材料投放,形成可复用的支持工具。
接着,慎老师对本学期的共读书目——《发现不一样的学习者 基于“学习故事”的幼儿学习行为观察与评价》进行了案例学习分享,鼓励教师学习案例中的记录表内容。
通过本次的案例学习,教师们发现观察记录还有不同的记录方式,如:可以按照案例的形式写清幼儿活动的时间轨迹、可以根据拍摄的照片写简单的小标语、在识别方面不仅可以访谈幼儿还可以访谈教师、在回应策略方面可以使用温馨的语言进行回应,也可以从教师建议方面入手,通过提供环境材料、关注学习活动、鼓励表达表现、携手家园共育方面进行回应。
从本次案例分享中教师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与幼儿连接,和教师连接,与家长连接,共同体验成长的过程,感受成长的力量。
【材料组】
教研活动开始,由材料投放组组长张文轩宣读教研计划并安排相应工作。组员们认真聆听组长的新学期教研计划以及相应的工作安排。张组长说:要明确本学期的"三维目标":一是构建主题背景下区域材料动态更新机制,二是开发户外游戏资源可视化,三是打造园部户外游戏资源墙。
紧接着,教研组一行来到三楼观摩班级主题下区域游戏材料。在三楼班级主题区域观摩环节,中四班呈现的"二十四节气材料箱"成为焦点。教师将谷雨贴、清明粿模具等传统文化元素与数学排序、科学观察等核心经验相结合,开发出"节气物候观察记录板""传统美食制作流程图"等支持性材料。小班组则展示了依托绘本《好饿的毛毛虫》设计的"生命成长操作墙",通过可触摸的丝绒叶片、磁性果实等多元材料,实现阅读与游戏的深度联结。
最后,所有组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共同创建园部户外游戏资源墙。针对户外游戏资源墙的创建问题,教研组创新提出新想法:
资源图谱化:按运动、建构、角色游戏等几大类别绘制材料分布图。
标识可视化:采用实物照片+文字说明的形式制作材料集中箱。
现场教师分组合作进行"户外游戏资源墙"共创,将资源集中箱重新整理设计,制作标签及图文相关的标识。
本次教研活动通过"计划-观摩-实践"的闭环设计,有效提升了教师材料研发的系统思维。
【环创组】
2025年2月19日,为了进一步幼儿环境体验和环境创设水平,环创组召开了开学工作会议。本次会议聚焦于如何创新性地设计与制作预约牌,旨在通过这一细节的优化,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便捷、有序的游戏环境体验。
会议在轻松而充满创意的氛围中拉开帷幕。胡老师首先强调了预约牌在幼儿园日常运营中的重要性,它不仅是管理秩序的有效工具,更是展现幼儿园文化与品牌形象的窗口。随后,各位成员围绕预约牌的设计原则、材质选择、信息呈现方式以及互动体验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。
此外,会议还特别强调了预约牌信息的清晰度和易读性,确保幼儿能够一目了然地获取所需信息,减少等待时间,提升整体效率。为了兼顾美观与实用性,环创组成员还就预约牌的材料选择、设计以及字体大小等细节进行了深入探讨,力求每一个细节都能体现出幼儿园的用心与专业。
会议尾声,环创组组长对大家的积极贡献表示感谢,并鼓励成员们继续发挥创意,将今天的讨论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,尽快制作出既符合幼儿园特色又能满足幼儿需求的预约牌。同时也强调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,鼓励大家在日常工作中保持沟通,共同为提升幼儿园环境质量贡献力量。
此次环创组会议不仅激发了团队成员的创新思维,更为预约牌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方向,预示着我园在环境创设和服务优化方面将迈上新的台阶。
撰稿:陶慧、孙运祥、张雨佳
拍摄:陶慧、孙运祥、张雨佳
审核:慎子夜、张文轩、胡飞翔